《荣耀》首映:退役军人的坚守与担当共鸣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荣耀》:当军装褪下,热血仍在流淌
“我这身军装是脱下来了,可这身血性脱不下来!”杜超攥着战友李大伟的遗照,指节发白。银幕上这个退伍老兵眼眶通红的样子,让首映礼现场不少退役军人悄悄抹了把脸。4月19日北京中影党史馆电影院亮起的灯光里,我看见前排坐着的老兵们腰杆依旧笔直——就像电影里那群在香菇大棚里较劲的退伍兵。
常晓阳导演这次把镜头对准了香菇种植基地的泥土地。李健演的杜超退伍后带着几个老战友搞兵创基地,绿色迷彩服换成沾满泥点的工装裤,手里的钢枪变成香菇培养袋。可现实比战场更残酷,菌种染病、销路受阻、资金链断裂,这群在演习场上所向披靡的汉子,被市场经济打得措手不及。有个细节特别扎心:杜超蹲在冷库里整理香菇,冻得直搓手,突然接到李大伟牺牲的消息,整个人僵在那儿,呵出的白气在镜头前凝成霜。
李大伟留下的儿子李洛成了杜超的软肋。这个半大孩子揣着父亲的照片要去南方打工,结果被犯罪团伙盯上。董李无忧演的李洛在火车站被围堵时,那眼神活像只炸毛的小兽。杜超带着老兵们杀到现场那场戏绝了——没有枪械装备,这群爷们抄起工地钢管摆出战术队形,把犯罪团伙堵在巷子里时,领头的混混骂了句”多管闲事的瘸子”,镜头往下一扫,杜超的假肢卡在排水沟缝隙里,可他抡起的拳头比健全人还狠。
黄晓娟演的李大伟母亲有场戏看得人心里发酸。老太太捧着儿子军装坐在香菇大棚里,跟杜超说:”超啊,这菇长得真好,要是大伟能尝尝…”话没说完就去摸培养架,结果被杜超一把拉住——那批菌棒正在发病,老兵的糙手和老太太枯瘦的手指在镜头里一黑一白,都是裂着口子。
首映礼上有个穿旧军装的老爷子拉着常晓阳导演的手不放。后来才知道是编剧团队采风时遇到的原型人物,当年带着伤残战友包荒山种果树,现在脖子里还卡着弹片。电影里杜超团队在暴雨夜抢救香菇大棚的戏,就是根据他真实经历改编的。那场戏拍得震撼,狂风把塑料棚布撕得猎猎作响,几个老兵用身体压住钢架,闪电照亮他们背上凸起的伤疤。
冯国强演的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有句台词点题:”你们以为转业证是句号?那是省略号的第一点。”这话在”光影润兵心”活动现场引发过掌声。剧组跑过二十多个兵创基地,白娟制片人说有个细节让他们破防——很多退伍兵办公室墙上挂着战术地图,只不过上面的进攻箭头变成了物流路线。
首映礼结束散场时,我看见几个年轻人围着李健要签名。有个戴眼镜的男孩突然立正敬礼:”报告班长,我是今年刚退伍的汽车兵!”李健愣了下,直接给了一个结实的拥抱。这个瞬间比任何宣传语都有说服力——4月26日上映的《荣耀》,要讲的根本不是个悲情故事,而是迷彩服永远洗不褪色的精神底色。就像杜超在电影里吼的那句:”咱们的阵地从来不在番号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