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头士》传记系列2028年上映,四部曲同步揭晓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当四个天才少年变成传奇:萨姆·门德斯镜头下的披头士狂想曲**
想象一下,2028年4月的某个周五,你走进电影院,发现同一家影院的四个放映厅同时在放四部电影——约翰·列侬叼着烟在后台和记者斗嘴,保罗·麦卡特尼凌晨三点哼出《Yesterday》的旋律,乔治·哈里森蹲在印度寺庙里抄写西塔琴谱子,林戈·斯塔尔被临时叫去录《Love Me Do》时连鼓都没带全。这不是平行宇宙,而是萨姆·门德斯搞的大事情:四部披头士传记片同天上映,每部片只讲一个人的故事,但拼起来就是整个摇滚史的原子弹级爆炸现场。
索尼影业这次赌得够狠。一般乐队传记片要么像《波西米亚狂想曲》那样挑主唱当主角,要么像《火箭人》那样用魔幻现实主义糊弄争议段落,但门德斯偏不。他让哈里斯·迪金森(《悲情三角》里那个腹肌能当搓衣板的男模)演列侬,不是从汉堡红灯区的脏厕所演起,而是直接拍他1975年和洋子分居后,独自在公寓里弹《God》时手指发抖的特写;保罗·麦斯卡(《晒后假日》里让人心碎的年轻爸爸)要还原麦卡特尼怎么在母亲去世后,把《Let It Be》的钢琴动机藏了十年才拿出来;最绝的是巴里·基奥恩(《索尔特本》里疯批贵族专业户)演林戈,据说有场戏是他1968年听说乐队要录《The White Album》,立刻开车去录音室结果迷路三小时——后来这段被剪进《Get Back》纪录片里,但门德斯要拍他当时车里收音机在放自己的乡村单曲《Beaucoups of Blues》,笑得差点撞树。
至于约瑟夫·奎恩演的乔治·哈里森?制片人透露有个场景是1966年他在印度,突然扔下西塔琴跑去问当地厨师:“你们这辣椒能带回伦敦吗?”——后来他在《Within You Without You》里用的塔布拉鼓节奏,据说和剁辣椒的刀工一个频率。这些细节能疯到什么程度?剧组甚至找到当年艾比路录音室的维修记录,确认1967年录《A Day in the Life》时,保罗踩钢琴踏板太猛导致线路短路,烧焦味熏得乔治当场写了句歌词:“闻到草莓田着火的人”(后来被约翰改成了“草莓园”)。
门德斯这次玩的是视角游戏。看列侬篇时你会觉得保罗是个控制狂(“那家伙连我喝茶放几块糖都要管!”),但切换到保罗篇就会发现他通宵编《Eleanor Rigby》弦乐时,列侬偷偷往他谱子上画黄色漫画。最分裂的可能是乔治篇——当银幕上播着1965年他在后台第一次听到鲍勃·迪伦唱《Like a Rolling Stone》时瞳孔地震,隔壁放映厅的约翰篇正演到同一时刻:列侬误吸了大麻以为迪伦要给他下毒。这种“罗生门”式拍法,估计会让乐迷们像拼图一样把四部片刷上十几遍。
时间线也够刁钻。通常传记片拍到1970年解散就收工,但门德斯非要拍到1979年——那年列侬已经隐居五年,突然接到保罗电话说“要不重组?”(真实历史里这段通话被录了23分钟,列侬最后说了句“梦里见”就挂断)。据说四部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同步的:四个中年男人在不同时区望向窗外,背景音乐却是他们1957年在利物浦教堂义卖会上合奏的《Mean Woman Blues》,跑调到观众以为吉他断了弦。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观众该先看哪一部?索尼影业CEO说“建议抽签”,但电影院线已经在讨论“四片连映套餐送能量棒”的变态方案。倒是门德斯在采访里漏了句大实话:“这就像他们的专辑——有人从《Sgt. Pepper》听起,有人非认准《Please Please Me》,但最后都会掉进同一个兔子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