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日记》观影:导演主创现场互动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北京大学生遇上西藏草原:那些《援藏日记》里没说透的瞬间
3月13日的北京,空气里还带着初春的凉意,但电影院里却暖意融融。银幕上正在放映《援藏日记》,镜头扫过西藏那曲苍茫的草原时,后排突然传来轻微的抽泣声——那是一位戴着传统”巴珠”头饰的藏族姑娘,她用手背快速抹了下眼角,又立刻挺直腰板,生怕错过下一个画面。
电影里,北京来的大学生韩松正蹲在海拔4500米的土灶前生火。这个在城里连电磁炉都没用过的男孩,此刻正狼狈地对着冒烟的牛粪干瞪眼。藏族学生格桑突然从背后冒出来,二话不说夺过他手里的打火机,三两下就点燃了火堆。”老师,”孩子黑红的脸蛋上挂着狡黠的笑,”你连这个都不会,怎么教我们物理呀?”全场观众都笑出了声,但笑着笑着,不少人的眼眶就红了。
导演陈中阳后来在交流环节透露,这个场景完全来自真实事件。2019年他跟拍援藏教师时,亲眼见过一位清华毕业生被高原反应折磨得呕吐不止,却坚持用保温杯捂着胃部给学生批改作业。”最震撼的是,孩子们会在老师呕吐时默契地转过头,假装没看见——这是他们表达尊重的方式。”
电影中有个令人窒息的段落:韩松夜归时与狼群狭路相逢。手电筒光束里,七八双绿莹莹的眼睛围着他打转。这个镜头持续了整整两分钟没有台词,只有越来越急促的呼吸声和狼群刨地的沙沙声。直到远处突然亮起星星点点的火光——学生们举着火把寻来了。事后制片人刘海洋说,他们真的在拍摄地遇到过狼,饰演韩松的范家其当时吓得腿软,是当地牧民教他保持静止的求生技巧。
互动环节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场面。中国戏曲学院的藏族学生卓玛突然捧着哈达冲上台,用藏语说了句什么,导演陈中阳明显愣住了。翻译解释说,姑娘在说”谢谢你们没把我们的家乡拍成风景明信片”。原来片中有个细节:韩松发现学生次仁总在课本上画汽车,追问之下才知道孩子从没见过真正的汽车——这个看似平淡的场景,让在场很多藏族观众拼命点头。
有位参加过支教的数学老师站起来分享时,声音都是抖的。”电影里韩松用足球讲数学象限,我也干过同样的事!”她撩起袖子给大家看手腕上的疤痕,”这是被高原紫外线灼伤的,但孩子们每天给我采雪莲花敷伤口。”说着突然转向主演王海祥:”你握粉笔的姿势太专业了,是不是偷偷练过?”全场哄笑中,王海祥老实承认,他特意去昌都小学当了半个月代课老师,结果第一堂课就被学生问倒了。
最动人的是映后发生的即兴场景。当片尾曲《格桑花》响起时,几个藏族学生突然手拉手跳起了锅庄舞。导演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范家其拽进了舞圈。这个一米八五的山东汉子笨拙地跟着节奏跺脚,藏族姑娘们笑着帮他纠正手势。此刻银幕上正好滚动到真实援藏教师的照片,其中就有韩松的原型——他现在已经是那曲某中学的副校长,银幕内外的人生在此刻奇妙地重叠。
散场时,我注意到放映厅门口的签名板上写满了藏汉双语的留言。有句用蓝色水笔写的话特别醒目:”原来不是西藏需要支教老师,而是我们都需要被西藏教会怎么活着。”这话说得真像电影里那个总考倒数第一的藏族男孩——他最后对韩松说:”老师,你教我们做题,我们教你不怕狼,很公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