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童贺惠英红获奖:值得学习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叶童那条凌晨的微博,藏着香港女演员的体面
凌晨三点十七分,叶童的微博突然更新了。没有精修九宫格,没有团队代笔的官样文章,就简简单单一句:”恭喜惠英红姐姐,你身上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配图是华表奖颁奖礼上,惠英红捧着优秀女演员奖杯的侧影。这个时间点卡得微妙——距离惠英红得奖刚过去四小时,香港的夜生活都还没散场。
这种不假思索的祝贺反而最见真心。要知道现在的娱乐圈,明星互动早成了公关团队精心设计的表演。谁在热搜上,就赶着去评论区露个脸;谁拿了奖,通稿模板改个名字就发。但叶童偏不,她选在狗仔都睡着的凌晨,用最朴素的措辞,把”惠英红”三个字放在主语位置——这是老派艺人的做派,像她们年轻时在邵氏片场养成的习惯:收工后蹲在路边吃车仔面,谁NG了就递张纸巾,谁杀青了就凑钱买支汽水庆祝。
去年那部《我爱你!》里有个被剪进花絮的镜头:惠英红饰演的孤寡老太在垃圾站翻剩饭,叶童演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突然冲过来抢食。原本剧本写的是推搡争执,实拍时两位影后却即兴改成互相喂饭。监视器后的导演韩延差点喊停,却发现叶童把道具饭盒里馊掉的炒粉真往嘴里塞,惠英红立刻用身体挡住镜头,手指悄悄抹掉她嘴角的饭粒。这种默契不是演技,是香港黄金时代女演员特有的江湖气——她们都经历过在片场被武行欺负的日子,知道怎样用身体给同伴筑人墙。
华表奖后台有记者问惠英红:”听说叶童在剧组经常给您带凉茶?”61岁的影后突然笑得像个小姑娘:”她好烦的,天天盯着我喝药,有场哭戏我鼻涕流到嘴边,她居然用剧本挡着镜头帮我擦掉。”这话听着像抱怨,实则是最高级的炫耀。现在年轻演员晒友情要靠机场街拍、姐妹旅拍,而她们这代人,情谊都藏在拍《霸王花》时互相绑威亚的绳结里,藏在拍《癫佬正传》时共用的一瓶跌打酒里。
颁奖礼后的采访更有意思。有媒体刻意问:”您觉得和叶童谁演技更好?”惠英红直接抢过话筒:”我们演《我爱你!》那场临终戏,导演喊cut之后全场都在哭,叶童趴在我耳边说收工去吃深水埗的糖水好不好——你说这要怎么比?”她太懂怎么化解这种挖坑式提问了,三十年前香港小报比这刁钻多了,那时她和叶童就学会用大排档的烟火气挡掉所有恶意。
其实叶童去年在金像奖颗粒无收时,惠英红也做过类似的事。当时所有镜头都对准获奖者,只有她穿过人群,把叶童掉在红毯上的丝巾捡起来叠好。这个画面被港媒称作”老派演员的仪式感”,就像她们永远改不掉的习惯:拍动作戏前检查对方护具,记者会帮对方整理话筒线,庆功宴上必定留半块菠萝包给没到场的老友。这些细节比任何通稿都鲜活,是香港电影鼎盛时期留下的肌肉记忆。
现在打开叶童的微博,会发现她给惠英红的祝福下面,还压着去年祝贺鲍起静、前年力挺毛舜筠的动态。这种不蹭热度的祝福,像极了她们年轻时在TVB跑龙套的日子——主角在镜头前光鲜亮丽,她们在片场角落互相别发卡、补口红。如今江湖地位倒转,骨子里的教养却没变:当别人都盯着山顶的奖杯,总有人记得帮你拎住裙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