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援外医疗题材:揭秘《欢迎来到麦乐村》富矿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1963年迄今,中国援外医疗事业历经60年,无论从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视角,还是中非传统友谊的视角,都值得影视创作者深入挖掘、用心呈现。近期在东方卫视、江苏卫视、湖南卫视等多家平台播出的电视剧《欢迎来到麦乐村》,用生活流笔法,讲述中国援外医疗的一段故事,受到关注。
该剧放弃对“奇”的追求,选择对“常”的集纳,突出中国援外医疗非一时之为,而需长久之功这一特点。剧中讲述的援外医疗故事从2013年开始,紧紧围绕第二十五批援桑纳中国(远江)医疗队的两年任期展开。选择援外医疗的中段作为叙事重点,取的是援外医疗事业前有先驱、后有来者之意。
《欢迎来到麦乐村》并没有用情绪上的大喜大悲、人物命运上的大起大落来吸引观众,而是写出了日常与恒常。剧中的远江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在援非两年的经历中既有紧张之时,也有轻松之时。他们面对医救无效时的无奈,也有治疗见效时的欣慰。剧中展现了医者仁心的一面。
《欢迎来到麦乐村》的叙事方式很有深意,这也体现在作品所塑造的一众医护人员的形象上。剧中塑造了马嘉这个中国医生的形象,他从一个“技术自负型人才”逐渐变成一名成熟的医生,这个转变不仅来自梁院长的指导,还得益于师兄江大乔的榜样和他在援非过程中的历练。剧中的医生齐丹也是一个独特鲜明的角色,他的性格中既有傲慢,也有真诚,他工作中坚持“规矩”,却也能在需要时灵活变通。剧中对齐丹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医生职业精神的追求。
电视剧《欢迎来到麦乐村》对卡塞医院多位桑纳医护人员的塑造令人印象深刻。剧中的护士长迪阿鲁是一个多事之人,而迪斯马斯则是追求医疗技术提升却缺乏自信的形象。此外,还有为维护国家形象而与马嘉对峙的苏莱曼等人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卡塞医院的坎戈院长,这位能说中国话的院领导坚守自己的立场,善于凝聚各方力量服务本国患者,展现了文化交融的魅力。
援外医疗故事是一座值得深入挖掘的“富矿”。电视剧《欢迎来到麦乐村》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期待以中非友谊和援外医疗为题材的中国故事能够越来越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