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电影 电影资讯 游戏背后:揭秘开发真相的真人秀

游戏背后:揭秘开发真相的真人秀

游戏背后:揭秘开发真相的真人秀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以下是按照您要求撰写的文章,约1200字)

游戏背后:揭秘开发真相的真人秀-1
“操,这破玩意儿根本跑不起来!”凌晨三点的斯德哥尔摩办公室里,程序员把键盘砸向显示器。镜头剧烈晃动了几下,画面外有人小声嘀咕“别关摄像机”——这是纪录片《Do The Game》里最真实的瞬间之一。10 Chambers工作室那帮疯子真的把开发游戏的屎尿屁全都拍了下来,连创始人乌尔夫·安德森后来都说:“我他妈恨死这部片子了。”
这帮瑞典人确实够疯。他们之前做的《GTFO》硬核到变态,四人小队在幽闭空间里打变异生物,子弹永远不够用,死亡惩罚严苛得让人想砸电脑。可偏偏就有300万玩家好这口,连带着让亚马逊游戏工作室砸钱投资他们的新项目《Den of Wolves》。按理说该松口气了吧?结果压力反而更大了。联合创始人奥斯卡·J-T·霍尔姆叼着烟说:“做游戏就是打一场用血汗当弹药的战争。”
游戏背后:揭秘开发真相的真人秀-2
新作要搞“史上最牛逼的劫案游戏”,十个人窝在开放式办公室里天天吵。概念设计师想把赛博朋克香港做成立体迷宫,程序员坚持物理引擎必须能模拟钞票被炸飞时的每一张轨迹,而策划死活要加入“队友能为了分赃互相背刺”的设定。有次为了讨论要不要让玩家能拆马桶找线索,两拨人差点打起来,镜头就杵在会议室角落,把“去你妈的”“这根本不符合现实逻辑”之类的脏话全录了下来。
最要命的是钱的问题。《GTFO》赚的钱根本不够烧,新作的动捕技术贵得离谱。有个镜头特别扎心:财务总监把电子账单投影到墙上,红色数字触目惊心,所有人盯着屏幕沉默。乌尔夫突然站起来说:“要是下个月再搞不定投资人,我就把《PAYDAY》的版权抵押出去。”——他当年就是靠这个系列封神,这话跟赌命没区别。
游戏背后:揭秘开发真相的真人秀-1
他们真敢拍啊。程序妹子连续加班72小时后趴在厕所呕吐,美术组长对着镜头哭诉“我女儿已经不认识我了”,还有个实习生因为压力太大,直接把咖啡泼在主美价值两万块的数位板上。最戏剧性的是E3展前夜,核心玩法突然出现致命bug,全员崩溃时,有个平时最沉默的工程师突然掏出自酿伏特加:“要么现在喝死,要么熬到明天演示结束。”结果这帮人真就灌着烈酒改代码到天亮。
你肯定好奇为什么非要拍这些。乌尔夫的说法特别实在:“玩家总以为做游戏就是喝喝咖啡玩玩原型,其实90%时间都在解决‘为什么这坨屎不工作’。”有段对话特别典型:测试员发现AI守卫会卡在自动贩卖机前无限循环,策划怒吼“这他妈根本不影响通关”,主程序立刻怼回去:“那你以后别抱怨《赛博朋克2077》的bug!”最后全员投票决定重写AI代码,代价是全员三周没休息日。
游戏背后:揭秘开发真相的真人秀-3
现在这片子被网飞和HBO抢着要,10 Chambers却突然怂了。倒不是怕露怯,而是担心玩家看到太多未完成内容。比如有个镜头展示了主角用纳米丝线切割金库的玩法,结果因为物理引擎太吃性能,正式版很可能要删掉——粉丝已经在论坛炸锅了。奥斯卡倒是看得开:“当年我们做《GTFO》连剧情文档都敢公开,大不了再被骂‘瑞典精神病’呗。”
这片子最狠的还是拍到了“创意怎么被现实生吞活剥”。原计划要做16种结局分支,实际只能完成7种;有个超酷的直升机追击战因为引擎限制,缩水成了QTE事件;最惨的是角色自定义系统,早期演示里能精细到调整假牙颜色,现在简化为6种预设脸型。策划总监说这话时嘴角都在抽:“每次删内容都像砍自己手指头。”
但有些东西他们死都不改。比如坚持不做微交易,哪怕投资人暗示“加个皮肤商城能多赚两亿”;非要保留友军伤害,因为“真实的劫匪本来就会走火”;最倔的是那个总穿恐龙连体衣的关卡设计师,他花了三个月就为让玩家能炸开任何一扇门,包括根本不影响进度的厕所隔间。“我知道这很蠢,”这哥们对着镜头咧嘴笑,“但你不觉得炸马桶超带感吗?”
现在《Den of Wolves》具体哪天发售还是谜,纪录片倒是确定今年内上线。10 Chambers的官网最近偷偷更新了句话:“献给所有觉得‘这破游戏肯定做不出来’的人——我们他妈偏要做成。”配图是办公室墙上被烟头烫出来的窟窿,下面用马克笔写着“第43次推翻重做纪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闪闪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yingshibaike.com/28448.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