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电影 电影资讯 丹泽尔·华盛顿主演,斯派克·李导演《天国与地狱》剧照曝光

丹泽尔·华盛顿主演,斯派克·李导演《天国与地狱》剧照曝光

丹泽尔·华盛顿主演,斯派克·李导演《天国与地狱》剧照曝光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斯派克·李的新片《天国与地狱》最近在戛纳亮相,这片子来头不小,翻拍的是黑泽明1963年的同名经典。你大概能猜到,敢碰黑泽明的作品,导演心里肯定憋着股狠劲儿。丹泽尔·华盛顿坐在纽约地铁车厢里的那张海报特别有意思——棒球帽压得低低的,墨镜反着冷光,整张脸藏在阴影里,活像《黑客帝国》里的尼奥突然闯进了现实世界。
故事其实挺黑色幽默的。华盛顿演的这个鞋业公司总裁弗利特,正忙着和日本财团谈几个亿的并购案,突然接到绑匪电话,说他儿子被绑了。这老兄急得差点把办公室掀了,结果转头发现——绑匪绑错了!他们逮的是他司机的儿子。你瞧,连绑匪都搞阶级歧视,专挑有钱人家的孩子下手,结果阴差阳错抓了个工薪阶层的小孩。
丹泽尔·华盛顿主演,斯派克·李导演《天国与地狱》剧照曝光-1
这里头最绝的是绑匪的逻辑。他们张口就要六百万美金赎金,弗利特要是拒绝,第二天全纽约都会知道”亿万富翁舍不得救穷人家的孩子”。斯派克·李把摄像机怼在华盛顿脸上拍特写,你能看见他额头上的青筋一跳一跳的——付钱吧,等于承认自己命比穷人金贵;不付吧,明天《纽约邮报》头条就能把他钉死在资本家耻辱柱上。这种道德困境比直接拿枪顶着他太阳穴还难受。
电影里有个细节特别戳人。弗利特那个司机米勒,每天清晨五点就到他豪宅门口等着,后座永远备着烫好的《华尔街日报》。当这个沉默的黑人父亲得知儿子被绑错时,他盯着华盛顿的眼神就像在看最后审判日的上帝。斯派克·李用了整整三分钟长镜头拍他俩在电梯里的对峙,一个穿着三千美元的定制西装,一个工作服上还沾着鞋厂胶水味儿。
这片子和原版最大的不同在于把故事从东京搬到了纽约。黑泽明当年让三船敏郎在豪宅天台焦躁踱步,斯派克·李就让华盛顿在华尔街的玻璃幕墙前转圈。绑匪打电话的桥段特别有当代感——原版用的是老式转盘电话,新版改成了最新款iPhone,但通话时信号时断时续的电流声一模一样,仿佛跨越六十年的贫富差距从来就没真正接通。
有个场景让我起鸡皮疙瘩。当华盛顿终于提着装满现金的行李箱走向交易地点时,镜头突然切到贫民窟的露天篮球场。那里有群黑人孩子在打街球,他们脚上的运动鞋早就开胶了——恰好就是华盛顿公司生产的滞销款。斯派克·李总爱玩这种残酷的对照,就像他在《黑色党徒》里让3K党徒和黑人警察隔空对骂。
戛纳首映时,有记者问华盛顿怎么理解这个角色。他说弗利特其实早就被绑架了——被他的股票期权、私人飞机和上东区豪宅绑架。这话说得真够狠的,但你看电影里那些镜头语言确实这么回事。当他在董事会上拍桌子说”那孩子必须救”的时候,其他白人董事看他的眼神,活像在看一个叛徒。
要说这片子最精彩的表演,其实是那个始终没露脸的绑匪。他的声音通过电话传出来,时而像华尔街精英般冷静,时而像街头混混般癫狂。有场戏是华盛顿在中央公园长椅上等电话,背景音里突然传来观光马车铃铛声——和绑匪要求的赎金硬币数分毫不差。这种声音蒙太奇玩得,比现在那些靠爆炸场面撑时长的犯罪片高明多了。
最后说个冷知识:原著小说《国王的赎金》里绑匪要的是十万美元,1963年黑泽明改成三千万日元,到了斯派克·李这儿直接飙到六百万美元。这赎金通胀速度,可比美联储印钞票狠多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闪闪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yingshibaike.com/2837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