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主演“牛大姐”童正维逝世,享年88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那个总爱说”我们编辑部”的牛大姐走了
4月14日晚上,88岁的童正维老师因为心脏问题离开了我们。家里人都在身边陪着她,走得很安详。这个消息一出来,好多人都特别难过,特别是看着《编辑部的故事》长大的那代人。
说到童正维老师,可能年轻点的观众不太熟悉,但只要一提”牛大姐”,很多人马上就会”哦——”地一声想起来。就是那个戴着眼镜,整天把”我们编辑部”挂在嘴边,看着严肃其实特别热心的牛大姐啊!在《编辑部的故事》里,她和葛优演的冬宝、吕丽萍演的戈玲他们几个,把编辑部那点事儿演得活灵活现的。
记得有一集特别逗,牛大姐非要给冬宝介绍对象,结果闹出一堆笑话。童老师把那种热心过头又有点固执的劲儿演得太到位了,看得人又想笑又觉得亲切。还有她老爱说”这个问题我们编辑部要好好研究研究”,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特别有那个年代的味道。
其实童老师演过的戏可不止这一部。《摩登家庭》里她演的那个操心儿女婚事的老太太,跟牛大姐完全是两个性格,但照样演得特别真实。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在《大宋提刑官》里演的一个老妈妈,虽然戏份不多,但是那种含泪送儿子去破案的眼神,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心里酸酸的。
前些年《新编辑部的故事》重拍的时候,童老师还回来客串了一把。虽然年纪大了,但往那儿一坐,那股子”牛大姐”的范儿一点没变。有场戏是她看着新来的年轻编辑们瞎折腾,摇着头说”现在的年轻人啊”,那个神态简直跟二十年前一模一样。
听剧组的人说,童老师拍戏特别认真。有次拍夜戏,年轻演员都困得不行了,她一个老人家反而精神头十足,还给大家讲以前拍戏的趣事提神。平时在片场也总是乐呵呵的,看见谁状态不对就会悄悄过去说戏,从来不摆老艺术家的架子。
现在想想,像童老师这样的演员真是越来越少了。他们那代人演戏,不是靠夸张的表情或者华丽的服装,就是靠真本事——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把人物演活了。你看牛大姐这个角色,要是换个人演,可能就真变成个讨人嫌的老古板了,但是童老师演出来,就让人觉得特别可爱,特别真实。
听说童老师晚年身体一直不太好,但只要有合适的角色,她还是愿意出来演。去年还有人在医院碰到她,说虽然要坐轮椅了,但跟人聊起戏来眼睛还是亮亮的。现在她走了,好多观众都说,感觉像是失去了一个熟悉的长辈。
想想也挺神奇的,一个好演员塑造的角色,真的能活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就像现在提起牛大姐,很多人脑子里马上就能浮现出童老师那张严肃中带着慈祥的脸。这种留在观众心里的印记,大概就是对一个演员最好的纪念吧。
童老师,一路走好。您演的牛大姐,还有那么多鲜活的角色,我们会一直记得的。就像《编辑部的故事》里常说的那句话:”生活啊,还得继续。”您留下的这些角色,会一直陪着我们,在记忆里鲜活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