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助播·直播新力量 3.26-28日春日行动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直播间变成助农直播间:这场大会给直播行业指了条新路
3月底那几天,成都可热闹了。中国网络视听协会牵头搞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从26号开到28号,把1905电影网、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这些专业机构都拉来当帮手。最让人意外的是,无忧传媒、遥望科技这些平时搞带货的MCN巨头也来凑热闹——他们可不是来卖货的,而是来商量怎么用直播做公益。
会上最扎眼的就是那个”网络直播赋能计划”。简单说就是让主播们别光顾着喊”老铁666″,得干点正事。抖音和快手这两个平台被点名当主力军,要搞”平台+内容+公益”的新玩法。具体怎么玩?他们列了三个方向:帮旅游景点拉客、帮农民卖货、帮穷孩子上学。听着挺像那么回事,但具体能做成啥样,还得看后续。
说到助农直播,现在可不再是举个手机对着玉米地瞎拍那么简单了。这次他们说要搞”标准化”,我特意打听了一下,意思是从选品到话术都要有规范。比如卖苹果不能光说”甜过初恋”,得把糖度检测报告摆出来;卖大米得讲清楚种植过程用了多少农家肥。还有个”数字化传播矩阵”的新词儿,说白了就是让不同平台的主播互相串门,今天抖音网红去快手开播,明天快手大V来抖音露脸,把流量玩出花来。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打算搞的”长效化公益模式”。以前明星做公益经常被骂作秀,这次他们学聪明了——让头部主播和贫困县签长期合作协议,不是播一次就完事。比如有个计划是让主播每个月固定去定点帮扶的村子直播两场,还要培训当地年轻人自己当主播。我在会场碰到个云南来的村官,他说他们那儿已经有主播把咖啡豆卖到脱销,现在正愁产量跟不上呢。
不过说实话,这种公益直播最难的是怎么持续。有个做MCN的朋友私下跟我说,他们公司去年帮偏远山区卖山货,前三个月数据很好看,后来粉丝新鲜劲过了,销量就直线下滑。这次大会上专家们倒是出了个主意:把公益直播做成系列内容。比如跟踪拍摄一个村子的变化,从播种到收获全程直播,让观众像追剧一样追着看。我觉着这招挺妙,既解决了内容同质化问题,又能培养粉丝黏性。
活动现场还搞了个”直播新力量·公益助播春天行”的启动仪式。看着那些平时在直播间喊”买它买它”的主播们,突然一本正经地讨论怎么帮留守儿童筹款,场面还挺魔幻的。有个95后女主播跟我说,她现在每场直播都会留十分钟专门讲公益项目,没想到粉丝打赏反而比以前多了。”可能大家看腻了套路,想来点真实的。”她这么总结道。
我注意到这次很多细节设计得很接地气。比如助农直播不再要求农民对着镜头讲话——毕竟不是谁都能当李佳琦。改成由专业主播负责卖货,农民只管在旁边展示产品,偶尔插两句话就行。还有助学直播玩出新花样,不光是募捐,而是直播偏远地区课堂实况,让城里孩子通过打赏来”购买”支教课时,打赏金额直接换算成支教老师的补贴。
逛完整个大会,我最大的感受是直播行业正在悄悄变天。以前比的是谁家主播嗓门大,现在拼的是谁能把流量变成实实在在的社会价值。有个数据很有意思:去年参与过公益直播的主播,粉丝忠诚度比普通主播高出23%。看来观众们用脚投票告诉我们,除了”OMG”和”最低价”,直播间里还能有点更温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