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女主角24年来首度与男性角色比重相当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最近看到个挺有意思的数据,2024年好莱坞票房前100的电影里,女性主角终于和男性主角平起平坐了,都是42%。这个数字看着简单,背后可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Martha Lauzen教授带着团队折腾了23年的成果。他们每年都发那个著名的《这是一个男人的(电影)世界》报告,今年这份报告可算让人眼前一亮。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报告还说女性主角只占28%,前年是33%,大前年31%,像坐过山车似的。不过说实话,就盯着100部电影看,样本确实小了点儿,指不定明年又掉回去了。但要是看更大的数据,比如”有台词的女性角色”占到37%,比去年涨了2%,”重要女性角色”39%,涨了1%,这个趋势倒是挺实在的。不过现实还是骨感,72%的电影里男性有台词的角色就是比女性多,反过来只有21%,打平的才7%。
今年电影院里有几部女性挑大梁的片子特别抢眼。比如那部《某种物质》,黛米·摩尔演得是真带劲。说起来挺讽刺,这位57岁的老戏骨在片场可能比某些年轻演员的妈岁数都大,但照样能把角色演得让人起鸡皮疙瘩。可转头看看统计数据,50岁以上的女性角色才占6%,同龄男性角色却有16%——整整差出去两倍多。
仔细看年龄分布更逗,30多岁的女性角色占到35%,妥妥的”黄金年龄段”,可一到40岁就断崖式下跌到16%,50岁以上直接缩水成个位数。反观男性角色,30多岁25%,40多岁反而冲到31%,50多岁还有16%呢。这差距明摆着告诉我们:在好莱坞的镜头里,女人过四十就开始”消失”,而男人越老越吃香。
我特别记得《某种物质》里有场戏,黛米·摩尔演的女主和年轻男演员对戏,那种岁月沉淀下来的气场直接把对方压住了。可现实是,这样的好角色实在太少。大部分编剧给中年女性写的剧本,不是围着老公转就是围着孩子转,好像女人活到某个岁数就自动变成”某某太太””某某妈妈”,自己的故事反而没了。
有个细节特别戳心:在动作片里,50岁以上的男性可以当超级英雄,同年龄段的女性却连当反派的资格都没有——要么演慈祥老奶奶,要么干脆不出场。去年有部片子找60岁的女演员演特工,结果剧本非要给她加段”因为更年期失误”的桥段,气得演员当场要求改戏。
要说进步也确实有,现在30多岁的女演员能接到不少复杂角色了。不像十年前,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角色八成都在演”等待被求婚的剩女”。但问题是,为什么女性角色的年龄分布像个金字塔——30多岁扎堆,往上就越来越少?而男性角色的年龄分布却像橄榄球,两头小中间大?
我看过最离谱的例子是某部医疗剧,全院医生平均年龄45岁,结果护士站清一色20多岁小姑娘。编剧被问到这事还振振有词:”年轻女演员收视率高啊!”可转头看看隔壁律政剧,五六十岁的男律师带着二三十岁的女助理就成了标配。
说到底,银幕上的年龄歧视比职场还赤裸裸。男人可以老得理直气壮,女人却要跟岁月玩捉迷藏。现在女性主角数量是赶上来了,可要是打开这些电影仔细看,70%的女性主角都在35岁以下。什么时候我们能在电影院看到50岁的女版007,或者60岁的女宇航员拯救地球,那才叫真平等。
(字数统计:约8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