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饺皇后》港版海报亮相,马丽新作5.1香港首映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马丽演活”水饺皇后”臧健和:从青岛街头到香港传奇,一锅热汤煮出半生漂泊
看到《水饺皇后》最新发布的港版海报时,我盯着马丽那张沾着面粉的脸出了神。这个在《夏洛特烦恼》里让我们笑出眼泪的喜剧女王,此刻正系着围裙站在七十年代的香港街头,身后是斑驳的唐楼和熙攘的人群。海报上”5月1日香港上映”的字样旁边,马丽饰演的臧健和正把一勺热汤浇进碗里,蒸腾的热气模糊了她眼角细纹——这哪里还是我们熟悉的马冬梅?分明是个被生活磋磨得粗糙却依然倔强的单亲妈妈。
电影把镜头对准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香港街头。臧健和(马丽饰)拖着两个女儿挤在逼仄的板间房里,青岛口音的粤语引来街坊侧目。预告片里有个细节特别戳心:小女儿发烧想吃水饺,臧健和翻遍口袋只凑出几枚硬币,最后在潮湿的公共厨房,就着昏黄的灯光把面团揉了一遍又一遍。马丽这段表演完全颠覆了她以往的喜剧形象,揉面时手臂肌肉的颤抖,和面时突然掉进盆里的一滴泪,把底层女性的坚韧与脆弱都揉进了那团面里。
惠英红饰演的”红姐”是臧健和的第一个贵人。这位在庙街开大排档的老板娘,第一次见到臧健和摆摊就掀了她的桌子:”大陆妹,这里的水深得很!”但当她尝到那碗三鲜水饺时,镜头给到特写——红姐夹着饺子的筷子突然顿住,眼圈慢慢红了。后来观众才知道,这个泼辣的香港女人年轻时也经历过类似的漂泊。朱亚文演的华哥更有意思,这个总来光顾的报社编辑,每次都会偷偷在碗底压一张钞票。有场戏是他带着同事来帮衬,臧健和发现后追出半条街,硬是把多给的钱塞回他口袋,两人在雨中拉扯时,华哥突然说:”你包饺子的手法,很像我妈。”
王祖蓝和薛凯琪的加盟给影片添了不少烟火气。王祖蓝演的街坊”阿炳”总爱赊账吃饺,有次被追债时躲进臧健和的摊车底下,结果撞翻了一盆馅料。这个滑稽场面背后,是导演刘伟强对市井智慧的精准捕捉——后来正是阿炳想出”湾仔码头”这个地名当招牌。薛凯琪饰演的时髦女郎阿May则是另一类香港缩影,她教会臧健和用口红在餐车上画牡丹,两人在深夜的天星码头分食一盒虾饺的画面,成了预告片里最温暖的镜头。
影片最动人的是对”家味”的执念。臧健和在青岛老家学的鲅鱼水饺配方,到了香港只能改用马鲛鱼;北方人习惯的厚皮饺子,为了适应港人口味越擀越薄。有场冲突戏特别精彩:当茶餐厅老板嘲笑她”北姑饺子”上不了台面时,臧健和突然当着整条街的面,把滚烫的饺子汤泼在地上:”这锅汤我熬了三年,每天四点去鱼市抢最新鲜的鱼,虾仁要手剥三遍,连葱都只用最嫩的葱白!”马丽这段爆发戏的青岛话台词说得掷地有声,预告片里惠英红站在人群里鼓掌的镜头,已经预示了这对”水饺姐妹花”后续的创业传奇。
从已曝光的物料看,影片对七十年代香港的还原堪称教科书级别。臧健和推着改装婴儿车做的餐车穿过重庆大厦,背景里闪过李小龙《猛龙过江》的霓虹灯牌;女儿们在摊车下写作业时,收音机正播着许冠杰的《铁塔凌云》。这些细节堆砌出的时代感,比任何宏大叙事都更有说服力。刘伟强导演这次没玩《无间道》式的凌厉剪辑,反而用大量生活流镜头记录揉面、剁馅、包饺子的过程,面粉飞扬间仿佛能闻到韭菜猪肉馅的香气。
4月30日内地上映、5月1日香港上映的档期安排颇有深意。这个跨越两地的创业故事,恰好在五一假期串联起双城记忆。听说马丽为了演好角色,专门跑到青岛跟着臧健和的徒弟学了一个月擀皮,有场包饺子的长镜头她坚持不用替手,拍完后手指关节都磨出了血。或许正是这种较真,才能演出预告片里那句台词的份量:”别人说我的饺子吃不出乡愁,我说他们不懂,能把异乡吃成故乡的,才是真本事。”当镜头掠过现代香港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速冻水饺包装,再切回七十年代那个冒着热气的简陋摊车时,突然就明白了什么叫”时代洪流里的小人物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