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为:《默杀》争议丨悬疑片不应以“猎奇重口”作为卖点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默杀》是今年暑期档的一部电影,引起了不少热议。这部小成本类型片虽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但也遭受到了一些争议。一些网友批评了影片中使用的恐怖片拍摄手法以及引发生理不适的受害者特写镜头。这是否意味着整体的创作观出现了问题呢?
作为商业类型片,《默杀》从创作完成度来看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影片讲述了一起校园凶杀案,整体叙事流畅,人物形象鲜明,信息密度高。导演柯汶利作为一位新人导演,积累了不俗的创作经验,而开放的中国大陆影视市场也为他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机会。然而,随着受众的扩大,《默杀》所展现的“爽片”逻辑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影片中过多集纳了悬疑罪案元素,牺牲了真实性,打造了一个虚构的“真空哥谭”。同时,对于校园暴力和凶杀的描写也让人感到不适,在营造紧张氛围时使用的Jump scare手法也引起争议。
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能够从大的视角集纳社会众生相,通过让观众感受痛来提醒他们不要沉默。虽然这种表达方式带来了即时的情绪共鸣,但是否只有复现恶和感受痛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呢?实际上,有许多舞台和影视作品通过更隐蔽、更间接的方式表达对社会议题的思考,同样能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共情。对于暴力和恶的描写,应该更多地去探讨背后的社会原因和人性的复杂性,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善恶判断上。
一部优秀的作品,应该能够在无须言语的情况下传达深刻的震撼。大众文艺作品也应该有这种追求。在呈现社会议题和创作题材时,应该更加注重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背景的揭示,而不是简单地依靠血腥暴力来吸引观众。只有这样,电影作品才能走得更远,引起更深层次的共鸣,真正留下观众们心中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