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的云朵》阿里网盘TC版资源下载链接原声版(BD1080P/3.4G-MKV)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镜头里的棉花地:当新疆棉农的生活被真实记录
5月7日这天,一部叫《地上的云朵》的纪录片悄悄登上了人民院线的银幕。你可能没听说过它,但它已经在国际上掀起了一阵小小的波澜——从上海国际电影节到荷兰阿姆斯特丹,这部记录新疆棉农日常的片子让不少外国观众瞪大了眼睛。
导演刘帼轶带着团队在新疆蹲了整整一年。不是走马观花的那种,是真的一头扎进棉花地里。两个摄影师,两个机位,就这么跟着艾尔肯家和赵强家,从春天播种一直拍到秋天收成。你能想象吗?他们和棉农同吃同住,机器一开就是十几个小时,但棉农们后来都习惯了镜头的存在,该吵架吵架,该说笑说笑,完全当他们是空气。
影片里有这么个场景特别打动人:艾尔肯家的小女儿放学回家,书包往地上一扔就跑去帮爸爸整理棉桃。孩子的手小,动作却特别麻利,父女俩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学校的事。这时候镜头就静静地架在那儿,不推近也不拉远,就像邻居家的大爷靠在墙根看热闹。这种”不打扰”的拍法,反而让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流淌出来。
赵强家遇到的事儿更戏剧化。眼看着棉花要丰收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砸下来,老赵蹲在地头,手指插进泥土里半天不说话。摄影师后来回忆说,当时机器都没敢动,就听着冰雹劈里啪啦砸在镜头上。没想到过了几天,老赵带着全家老小在地里抢救没被打坏的棉花,他媳妇还跟镜头开玩笑:”这下你们片子有看头了,跟电视剧似的跌宕起伏。”
这片子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明明拍的是新疆的棉花地,荷兰的观众看完却说”跟我爷爷种土豆一个样”。在阿姆斯特丹放映的时候,有个金发大姐看到棉农为收购价发愁的段落,居然抹起了眼泪。后来交流环节她说,她家世代养奶牛,牛奶收购价跌的时候,她爸爸也是那样蹲在仓库门口一根接一根抽烟。你看,土地带给人的欢喜忧愁,原来全世界都相通。
镜头还捕捉到不少有意思的细节:艾尔肯教儿子分辨棉桃成熟度时,会捏开一个放在孩子舌尖上尝甜度;赵强媳妇给棉花喷药时总哼着走调的老歌;两家孩子其实经常偷偷凑在一起玩,但大人因为抢水源的事儿已经三年没说话了。这些零零碎碎的生活切片,拼凑出来的不是想象中的”边疆风情”,而是扎扎实实的人间烟火。
现在想想,这片子能入围那么多国际电影节不是没道理的。它没讲什么大道理,就是把两户普通人家的日子原原本本端给你看。棉花从土里钻出来是白的,棉农的手被太阳晒得黝黑,收购商压价时大家急得跳脚,卖了好价钱又一起喝酒唱歌——这些画面自己会说话。有位法国影评人说得好:”我们总在争论棉花背后的政治,却忘了先看看种棉花的人。”
看完电影出来,我盯着商场里挂着的白T恤发了会儿呆。以前从没想过,这么柔软的面料,原来是从那样粗糙的生活里长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