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百度云盘国语中字正版高清(BD720P/3.2G-MP4)资源分享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在安达的寒风中,我们描红的不只是石碑
清明时节的黑龙江,空气中还带着刺骨的寒意。4月7日清晨七点半,天刚蒙蒙亮,哈尔滨市领导和《731》电影主创们已经站在了安达特别实验场遗址前。这个地方现在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安达特别实验场遗址”几个大字。导演赵林山拿着毛笔,一笔一划给这些字描红,颜料是那种特别鲜艳的朱砂色,在灰白色的石碑上格外刺眼。
你可能不知道安达这个地方。1940年代,日本关东军在这里建了个特别实验场,专门做人体野外实验。他们把活人绑在木桩上,然后从飞机上往下扔细菌弹,就为了测试不同距离下细菌武器的杀伤效果。2013年这个地方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说实话,知道的人真不多。直到这次《731》电影要上映,才又把这个地方带回到公众视野里。
电影制片人王佳任说,他们打算在上映前搞个公益活动,专门寻找细菌战的中国受害者。这话听着挺沉重的,但确实有必要。哈尔滨那个七三一罪证陈列馆我去过,里面那些焚尸炉、监狱的实物摆在那儿,比什么教科书都管用。特别是那个复原的冻伤实验室,玻璃柜里展示着当时用来做实验的工具,看得人后背发凉。馆里工作人员说,他们收集的档案资料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连当时部队成员的亲笔记录都有。
八点十分左右,所有人开始往纪念碑前放白菊花。哈尔滨文旅局的领导蹲下身整理花束的时候,我看见他手有点抖。可能因为早上太冷了,也可能不是。现场有个大学生志愿者跟我说,她第一次来安达遗址时,发现地上有些奇怪的混凝土基座,后来才知道那是当年实验场关押”马路大”(日军对实验活体的称呼)的牢房地基。她说最让她难受的是,这些基座排列得特别整齐,就像普通的军营宿舍一样,”他们把杀人做得跟日常工作一样有条不紊”。
《731》这部电影据说拍得很克制,没有刻意渲染血腥场面,而是通过几个小人物的命运来展现那段历史。导演说他们查了大量史料,甚至找到了当年被强征去部队干活的中国劳工的后人。有个场景是冬天做冻伤实验,日本军医拿着小锤子敲俘虏的手指,记录多久会冻僵。这些细节都是从幸存者回忆录里挖出来的。
活动现场有个细节挺打动我的。默哀三分钟后,有个老太太一直站着没动。后来才知道她是从五常来的,家里长辈有死于细菌战的。她说以前这些事都没人提,”现在能拍成电影挺好,至少让孩子们知道,咱今天的日子不是白来的”。2025年就是抗战胜利80周年了,时间过得真快,那些亲历者越来越少,能记住这些事的人也越来越少。
描红仪式结束后,我注意到石碑旁边有棵小树冒出了新芽。哈尔滨这个季节,植物刚有点要复苏的意思。电影宣传海报上写着”铭记不是为了仇恨”,这话说得挺对。但我觉得,记住这些事,至少得先知道到底发生过什么。就像安达实验场那些埋在土里的基座,你不挖出来,永远不知道底下藏着多少故事。